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县域 -- 城区
城区早稻率先开镰奏响丰收序曲
  • 2025-06-23 11:18
  • 【字体:    

农户在收割早稻。

当夏日和风拂过希望的田野,金黄的稻浪在城区田间此起彼伏。近日,城区早稻率先迎来收成季,成为今年我市首个开镰收割的县区,正式拉开全市早稻收割的序幕。

6月20日,城区马宫街道的稻田里,收割机穿梭作业,饱满低垂的稻穗被卷入机仓,脱粒、装袋,一气呵成。农户陈大叔望着金灿灿的稻谷,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这批新引进的水稻品种太给力了!从播种到成熟才105天,比往年品种足足提前了20多天,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还让我们少费不少精力。”

据悉,此次城区引进的5个新品种水稻,不仅生长期短,还具备易种植、抗病虫害、抗倒伏等多重特性。这些品种茎秆坚韧,在抗旱节水与耐盐碱方面表现出色,面对稻瘟病、纹枯病等常见水稻病害展现出强大的抗性,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保障。经科学测产,新品种亩产量达到983.6斤,实实在在为农户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区早稻的丰收盛景,背后凝聚着农业科技特派员团队的辛勤汗水。自新品种试种以来,城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林述广便带领农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常驻田间地头。从播种育秧到田间管理,他们全程提供技术指导,结合城区土壤、气候条件,制定精细化种植方案,并通过集中培训、一对一帮扶等方式,将复杂的种植技术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用技巧,大幅降低种植门槛,让农户轻松掌握种植要点。“科技特派员手把手教我们施肥、防治病虫害,遇到问题随时能联系上他们,有他们在,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农户们对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帮助赞不绝口。

新品种早稻的试种丰收,正是城区落实“百千万工程”,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城区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引擎,依托城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该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城区将继续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探索“科研+示范+推广”新模式,以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多“三农”力量。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城区早稻率先开镰奏响丰收序曲 1,750,619,911,000 d61d4cf17ca3472b80e86a311a0c4c88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