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海陆风
曾经的家乡民谣(六)
  • 2024-09-29 10:12
  • 【字体:    

○黄俊杰  收 注

“扫盲”歌

“扫盲”运动大展开,

男男女女一齐来。

一齐都来读夜册(1),

读好夜册胶地个(2)。


“扫盲”运动大展开,

家家户户一齐来,

一齐都来学文化,

学好文化胶地个。


注释:

1、 方言“夜册”,即夜校。册,即是书。

2、方言“胶地”,即指“自己”。“个”,相当于“的”,拥有的意思。

赏析

这首民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碣石镇流传较久,许许多多不识字的老大爷老大娘等都是吟着它走进简便的夜校、走进培训班的。用现在的话来讲,这首民谣其实是一种励志的宣传,起到了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广告作用。

有道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中国刚刚成立,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农村地区的文盲率更高些。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扫盲”学校,一般以夜校为多。为了方便农民学习,政府还支持自办民校,即由村里的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热心人士自发组织,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免费地教村里其他人识字,掌握基础文化知识。“扫盲”班遍布工厂、村庄、街道、渔村等,人们带着对文化学习的渴望和急切的心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学习文化的热潮中。当年各地出版的“识字课本”很多,但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而编写的,课文的内容不尽相同。那些“识字课本”有的是面对工人的,有的是面对农民的,还有的是专门教乡村家庭妇女的。这一扫盲高潮从1949年到一直持续到1960年初。应该说,当年如此大规模并很有成效的扫盲运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这首民谣就是对当年男女老少积极参加扫除文盲运动的反映。

从艺术的角度看,民谣分为两段,句末用同韵的字相押(方言中的开、来、个同韵),用反复的手法、歌诗的形式,概括性地切入,用典型的角度很明确地捕捉参与学习的主体,是男男女女、家家户户,体现一定的广泛性;也很清楚地介绍参与学习的方向性,是读好夜册、学好文化。最后达到的目的性也很明了:是“胶地个”,就是说,让自己跳出“文盲”的束缚,成为识字懂文化的人。民谣每段的前两句是用叙述语气,后两句都采用劝告口吻。宣传性与场景式较强。

民谣含蓄地将情感与场景结合起来,达到了以景入情,情在景中的效果,所营造的意境比较真实亲切,充满温暖与积极向上的格调。民谣的语言平白朴实,浅显易懂,同时口语化明显,读来琅琅上口,颇有音韵美感。

肥仔与麻雀

一只细(1)麻雀,

来到园里寻快乐。

肥仔突然将它捉。


麻雀对着肥仔说,

您扮(2)我,

给您真珠(3)一大盒。

肥仔一扮手,

麻雀就飞走。


肥仔要真珠。

麻雀笑开口:

谢您扮了我,

我着树顶笑(4)歌契(5)您听,

赢(6)过真珠一大盒!


注释:

1、方言“细”,就是“小”的意思。

2、方言“扮”,放开的意思。

3、方言“真珠”意即是“珍珠”。

4、方言“顶”,就是“上”的意思;“笑”,就是“高声地唱”。

5、方言“契”,就是“给”的意思。

6、方言“赢”,胜,好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民谣,在小孩里的流传更广。民谣里憨厚的肥仔与聪明的麻雀,跃然而来。

民谣一共有三段。第一段是描写一只小麻雀,尽管聪明与机警,但最终因为贪玩,而被一个小孩肥仔捕捉到了。第二段是写身陷逆境的小麻雀,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骗过了憨厚又要贪小便宜的肥仔,让自己重获自由。第三段是写小麻雀用歌声来安慰肥仔,让他懂得“快乐比珍珠更加有价值”的道理。

这首民谣看起来似乎很儿童化,趣味可笑。但是,它却有三个很明显的特点:

一是动画性。民谣像目前很流行的动画片一样, 坚持着真实的生活背景:恬静的菜园,普普通通的,一切仿佛亲切得犹如发生在身边。但又有了“小麻雀”这个角色的拟人化设计,从而又合理地把幻想元素加入人物的设定,使这样的故事模式用一个超现实的角色增添了幻想色彩。再加上视角的变换与细节的有趣设计,将肥仔与小麻雀塑造得入木三分,特别是“小麻雀”的形象,更是过耳不忘。如果当时有动画片的形式,那这个内容通过扩充丰富,肯定能成为比较好的制作题材。

二是电影性。民谣以人们的视觉特点为依据划分为三个分镜头,再以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将肥仔的动作和小麻雀的对话,进行艺术“摄法”,有效地选取镜头的角度和安排镜头的运动,同时,又将生活场景、人物行为具体化、形象化,体现出情节的流动与发展,并赋予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三是哲理性。民谣以“小麻雀”希望肥仔放了它,肥仔希望从小麻雀得到“珍珠”这几件交错的事情中,来说明听歌使人快乐,“获得快乐胜过得到珍珠”的道理。具体的人物、事件、矛盾、现象及其本身,不仅作用于人们的直觉与情感,还作用于人们的理性,启发人们去思考,使审美感受中带有思辨色彩,成为饱含理性的感悟,进而表现对人生的普遍意蕴的深刻探索和全面体察。

由此可见,这首民谣浅显而深刻、平淡而有味、诙谐而沉实,充满独特的审美感受。

曾经的家乡民谣(六) 1,727,547,176,000 852edcc6aa644d87bcfb018285df6356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