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浩
我们每天都要走路,没有路我们将寸步难行。《现代汉语词典》对路的解释,就是“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但在古代,此“路”非彼“路”,每条路的区别可大着呢,叫法也各有不同,足有近百种称谓,令人眼花缭乱。
先秦时期的路按宽度命名。据《周礼》记载,遂、沟、洫、浍、川等宽深不一的水渠旁有相应的径、畛、涂、道、路,其中径为牛马或步行道(郑玄《注》),宽近6米;畛能容牛车通过,宽约8米;涂能通行一辆马车,宽约9米;道能通行两辆马车,宽约18米;路能通行三辆马车,宽约27米。今天也有按宽度称呼的道路,比如“五步巷”“六尺巷”“三里街”等,让人很快就能明白这条路适合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有岔路口的怎么叫呢?《尔雅》中说:“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意思是没有岔路的叫“道路”,有岔道的叫“歧旁”,有三个岔路口的是“剧旁”,十字路口则为“衢”,五岔路口是“康”,呈六星状的路口则为“庄”,岔路越多,表示生活越好,《史记》中“康庄之衢”的记载正是此意,后世也用“康庄大道”来形容前路一片光明。
秦汉之后,随着“城市兴起”和“乡村发展”,道路的划分愈发细化,人们对“路”的叫法也更加多元。
先说城区,多按使用功能划分道路。譬如“槐路”,出自南朝梁元帝《长安道》:“雕鞍承赭汗,槐路起红尘”,意思是京城主干道。又如“郊衢”,《列子·汤问》中有句:“饯于郊衢,抚节悲歌”,这里的“郊衢”是送行时所在的郊外之路。还有带“坦”“衢”“亨”“九”“逵”“康”等字的路,基本指平坦大道;而“街”,最初是说两旁有房屋的宽阔道路,如《管子》中记:“汤有总街之庭”,后来也代指集市,如《后汉书·董卓传》中的“填满街肆”便是此意。“巷”则为城市中的小街小道,《史记·周本纪》中载:“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避不践”,这里就点出了“巷”之狭窄特点,马车经过都要万分注意。
再说乡村,多用比喻法来命名道路。山村多小路,人们除用“步道”“村路”统一称呼外,还根据小路旁的特点进行“花式”起名,极为有趣。如“磴路”是指登山的小石路,可见南北朝鲍照的《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昏昏磴路深,活活梁水疾。”而“霞径”,指高山上的小路,唐代陶翰在《望太华赠卢司仓》中写道:“敢投归山吟,霞径一相访”,以云霞为通道,很是浪漫。除此之外,还有“螺径”,是指盘旋曲折的小路,“寒径”是冷而偏僻的小路,“迒陌”则为布满兽蹄迹印的田间小路,“虺蹊”是毒蛇藏身的小路,“棘径”是布有荆棘的小路,“涧道”是山涧中的小道……人们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将山间无人知的小路写得很是雅趣,一展悠闲惬意的田园风光。
文人更是爱极了山间小路,喜欢用动物来起名,如王逸在《九思》中写道:“鹿蹊兮躖躖”,这里的“鹿蹊”就是鹿行的小径;“蝶径”则是花丛中的小路,宋代毛滂的《蓦山溪》:“藏花小坞,蝶径深深见”,将蝴蝶飞舞的小道描写尽意。还有代指隐士行走之路的“鹤径”,飞鸟穿行之路的“鸟道”等,共同丰富了漫漫历史中的“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