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海陆风
【民间故事】“天子地”趣说
  • 2025-02-16 10:23
  • 【字体:    

○蔡景光

话说陆丰市河西街道境内,有几处有趣地名,一是“将军池”,一是“米瓮坑”。“将军池”北边靠近螺河处有一不高之山峰,名曰“旗山”,其山势如长旌展风,绵延数里,动态十足。隔着“旗山”,螺河对岸有一不高之山峰,其状圆形如鼓,名曰“鼓山”。两山互为犄角之势。

坊间传说,“将军池”曾是驻军练兵之所,“米瓮坑”则有一岩洞,洞口极小,有稻米源源不断渗出如泉水状,长年不绝。本地村民可自备箩袋前往装取,可保一家温饱。后有村民嫌洞口太小,出米太慢。遂用铁钎凿大洞口,米乃绝。

说起来,“米瓮坑”“将军池”“旗山”“鼓山”这四个地名皆与一处名为“天子地”的地方有着联系。

“天子地”传说位于如今的红岭林场第二工区境内。历来诸多野心家们遍寻不着,扑朔迷离。只留下一段传闻供后人津津乐道。

话说某年某月某日,附近村姑到山中砍柴,时近午刻,天气酷热难耐。村姑环顾四周,空山无人,鸟寂树静。遂大胆除却外衫长裤,只留得肚兜短裤步入溪涧戏水,渐于兴浓之处,越发大胆无忌,索性尽除衣物,畅游于碧波凉水之间。殊不知,这深山老林之中,猿却久居其中,且是百年成精已通人性的老猿!此刻,这老猿正藏于密林之中,目睹村姑除衫下水畅游之全程。直看得猿性大发,血脉贲张。一声长啸聚来众多猿兵猴将,将村姑虏了洞穴中去,做了压寨夫人。却说那村姑,遭此横祸,呼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只得含恨受辱,委屈存活。此是外话,且不细说。

自虏得村姑之后,老猿过起了“山大王”的日子。第二年,村姑诞下一男婴,绒毛周密,体型硕大。长成后,跟随着老猿,呼啸于老林深涧之间,突走于陡壁危峰之上。身高如塔,臂粗似柱,力大无比,能开百石之弓,武艺高强,有万夫莫敌之勇。终日里聚众招徒,称霸一方,干起了“此山是我开”的行当。

却说那老猿,虽经修炼,能通人性,终究是敌不过年老体衰,行将就木。临终之际,招那孩儿近前,对他说:“某处林木之中有一风水宝地,名唤‘天子地’,为父咽气后,汝可葬吾骨于斯,期能保佑汝成一大事。另‘天子地’山脚下有一处‘米瓮坑’,终年有米,汝可多囤粮草;另有一处‘将军池’,此处易守难攻,天险自成,汝可扎寨于此,操练兵马。待时机成熟,擂鼓于‘鼓山’之上,摇旗于‘旗山’之巅,可与朝廷一较短长。若‘天子地’事真,汝可取而代之矣!”那孩儿默默听完,暗暗记住。按老猿临终吩咐,实而行之。不几年,粮草充足,兵强马壮。自忖时机已到,意决起兵叫板朝廷,一切人事密谋安排妥当,只等次日四更时分,京城皇宫之内,皇帝坐朝问政之际,一箭射去,了结真龙天子性命,便是起兵发难之讯。那孩儿怀揣满盘心事,先行休息,只待后半夜行事。临睡之时,特意嘱咐母亲——亦即当年的村姑,在四更时分叫醒自己。

睡未稍顷,醒而问母:“四更否?”其母正聚神于灯下女红,回曰:“未!”未几,复问。又答曰“未”!如此反复,母甚烦,随口应之:“四更矣!”只见那孩儿一跃而起,搭弓引箭,向着皇宫方向,一箭放去,只听得“嗖”的一声,那箭穿云过岭,如洲际导弹径直往目的地而去。

却说那皇宫之内,皇帝照例在固定时间登上金銮宝殿,召见群臣,坐朝理政。谁成想,今日刚踏进大殿,却赫然见金龙宝座之上,有一利箭微微摆尾,寒光闪闪。大惊失色,急呼救驾,稍作定神,敕令严查。未几,有朝廷钦天监望气者奏曰:西南方有天子气,似有异象!皇帝急令大军征讨,大军压境,一众山贼岂是正规军对手?不多久乱平。

原来,那孩儿发箭之时,还未及四更时分。皇城里的皇帝还未起床上朝。那孩儿的箭射得早了!只是那村姑被问得烦了随口一应,却没想到误了孩儿大事。

后人有评曰“猿骨终无人骨贵,窃葬天子也枉然!”

“天子地”遂因一猿猴所破。

【民间故事】“天子地”趣说 1,739,643,793,000 4c10ced727eb4bbdb67e0e866c0bfb07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