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海陆风
碣石寻味 海鲜鱼粥香
  • 2025-02-08 11:21
  • 【字体:    

○林煜琮

碣石镇路边摊档那一碗碗海鲜鱼粥,最是让我心心念念。

碣石镇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见证了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往昔岁月里,各国商船穿梭如织,五湖四海的文化、食材在此激情碰撞、交融沉淀。传说,有一位南洋客商遭遇海难,幸得碣石渔民救起,为报恩,他将独家熬粥秘籍倾囊相授,融入本地海产,海鲜鱼粥由此诞生,历经代代改良,成了如今舌尖上的诱惑。

趁着曙色,我从东海赶往碣石镇赴海鲜鱼粥之约。还未走近摊档,一阵鼎沸的人声便传了过来,海鲜鱼粥摊档前十分热闹,食客们望眼欲穿。我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可要品尝这美食,还得耐着性子等上一会儿。

坐在小桌旁的一位老人慢悠悠地端起碗,轻轻吹散热气,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时不时咂咂嘴,跟身旁老友说着:“这味道好极了,几十年都没变,还是小时候那馋人的劲头。”小孩子可没这耐心,瞅准大人不注意,猛地舀上一大勺放进嘴里,烫得嘴巴直呼气,却还含糊不清地说“好吃,太好吃啦”,眼睛亮闪闪盯着碗里剩下的,巴不得一口吃光。  一对年轻情侣则你侬我侬,你一勺我一勺分享着,唇齿之间尽是欢声笑语,柔情蜜意与鱼粥的腾腾热气相互交织,温暖了这一方小天地。

制作鱼粥的声响也凑起了热闹。师傅打开煤气灶,火焰“噌”的一声窜起来,奏响了这美食制作的开场曲;锅里鱼汤“咕噜咕噜”沸腾冒泡,欢快地催促着食材入场;接着,他手中的锅勺不时碰撞,发出清脆声响,节奏明快又利落。然后,又从水盆里捞出马鲛鱼或鲈鱼,手起刀落,眨眼间,鱼骨鱼肉被切开分离得干干净净。他再把鱼肉抛入热油锅,“刺啦”一声,鱼油霎时四溢,满屋子满是馥郁的香味儿,沁人心脾。随即,添加适量水,用猛火加以熬煮,很快地,鱼汤变得乳白粘稠,极是好看,这可是粥底的灵魂所在。另一边,淘洗干净的大米下锅了,和鱼汤相互缠绵着。刚开始时,米粒在鱼汤里畅快地翻滚,还是显得稀薄;随着热力的增强,渐渐吸饱鱼的鲜香,更加软糯黏滑,松散与浓稠相辅相成,恰到好处。

趁着等待的间隙,我细细打量起周边。显得很有年份的几辆老自行车随意停放,数辆摩托车装载着海鲜产品,水声滴答滴答;挂满水珠的渔网慵懒地搭在墙边,淡淡的海腥味悠悠飘散,诉说着渔家日常。远处,渔家阿婆坐在门口,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修补着破旧船帆,偶尔抬眼,望向这边热闹的摊档,目光里满是从容与温和。眼前的这一切,构成一道渔村特有的美丽风景线。

不一会儿,鱼粥盛入“瓯公”大碗,满满当当。“瓯公”,是一种容量较大的碗,这是本地人的叫法,也有叫“轨”的。撒上细碎葱花和香菜,再抛洒一小把胡椒粉进去,热气裹挟着辛香味,腾腾而起。

刚端上桌,暖烘烘的湿气扑面而来,直钻鼻腔。舀一勺,米粥仿若灵动的绸带,缓缓淌落,流淌出一幅美味交融的画卷。入口先是滚烫,热气如同小兽,快速在体内四处流窜,驱逐全身寒意。紧接着,大海的鲜味在舌尖展开,马鲛鱼嫩滑紧实,轻轻一咬,点点甘甜汁水渗出;鱿鱼须弹牙有嚼劲,仿若活泼的海精灵在齿间跳跃;虾肉尤其鲜甜饱满,一口下去,纯粹的甜味瞬间溢满口腔。配菜也妙不可言,脆生的芹菜碎立即化解海鲜的厚重,胡椒粉的微辣恰到好处,刺激得鼻尖微微冒汗,却让人停不下嘴。一碗下肚,如同把大海的慷慨馈赠一股脑儿全装进肚里,身心都被这鲜香抚平了。

临行之际,我大声喊道:“下次肯定还来!”老板娘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透着开心,宛如一朵迎着暖阳盛放的春花。这碣石的海鲜鱼粥啊,果真是当之无愧的人间至味,让人回味无穷,惦记着下次相逢。

碣石寻味 海鲜鱼粥香 1,738,956,068,000 da4e5b307617409a925d2f79885189d1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