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海陆风
【旧事重温】东海的善人善事
  • 2025-08-17 10:48
  • 【字体:    

○吴志跃

陆丰东海街道拥有千年的商贸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浑厚,沉淀为邑人崇尚和赞扬的博爱、仁慈的美德。至今坊间还流传着这样的善人善事。

善人李德和

“德和”是一个铺号,相当于现在的公司名称。当家老板是李大鹏、李少山兄弟。“德和”药行是民国时代陆丰乃至粤东地区都有影响力的商户,业务发展到广州、上海,并开拓至港澳等地。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但穷人出身的李家兄弟不忘本。自己淋过雨,有能力了就要为别人撑起伞。行善积德,扶危济困。多行义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先后出资修筑金厢通往碣石几处石路及碣石通往内湖几处路段,并建凉亭供来往行人休息。1938年,李大鹏捐巨资,改造东海镇的金钗桥,将原来的木桥改建为钢筋水泥桥。当时处于抗日期间,国内水泥、钢筋奇缺,由其弟李少山从香港购回。李大鹏又出资修筑遭日本飞机炸塌的冲口桥,并资助修筑海丰县湖仔村通往石排寮村的大德桥。

李大鹏不仅修路造桥,而且救急扶贫,收养孤儿,施舍穷人,赠药品给贫苦病者,为民办好事不计其数。1943年,陆丰县发生历史罕见的大饥荒,他组织专人在县城设点施粥,对饿死和病亡者施棺木收殓,这一善举不是少数的个案,而是由李大鹏照会善堂,然后结算。有些穷人将女婴装在箩筐中放生,但在当时的天灾面前,自己的孩子都养不饱,谁还会去收养路边的弃婴?面对这一现象,李先生承诺:凡收留领养弃婴,我都给补钱补米。有部分小女孩没人认领,他便集中到德志善堂,组织专人加以收养。在当时赈济中,李先生耗费的钱财难以计算。

李大鹏富而不奢,生活简朴,克勤克俭,对公益事业乐善好施,慷慨解囊,赈灾恤苦,造福当地人民,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曾于19571月当选陆丰县副县长。

仁人吴千兴

“千兴”是铺号,因老板姓吴,所以街邻就叫“吴千兴”。

据陆丰德志善堂碑载:“日寇侵华期间,陆丰人民水深火热,大饥荒饿殍遍野,在李德和、吴千兴等仁翁善长主持下广为赈济灾民……”李“德和”、吴“千兴”博爱赈灾的善举被刻入碑记。 “千兴”又有“老千兴”和“新千兴”之说,老“千兴”是乾隆年间由吴崇阶创办的铺号,是当时专门经营糖业的商贾大户,将陆丰出产的糖运往苏州,糖卖后从苏州买回布匹、丝绸。有一次从苏州运回两舢板船的大米,本想做买卖赚个差价,没想到船刚靠码头,就听知东海闹饥荒,灾情严重。于是吴崇高(与崇阶兄弟)命家仆将这两船大米在码头开仓赈济。崇高一生经商,一生行善,朝廷赐给他“奉直大夫”的官名,“千兴”一族行善数百载,赢得乡邻的赞誉。

仁医李怀光

李怀光(18921990年),现陆河县河口镇营下村人。在五经富福音医院毕业后携妻陈氏来陆城开诊所,是陆丰第一个用西医技术做截肢手术的医生。在陆丰行医70余年,诊治病人不计其数,施治颇见奇效,四乡六里村民前来求医问药,几无虚日。

那时候,李医生的诊所属于自负盈亏,但他从不以赚钱为目的,有些患者手上没钱,他照样细心诊治,送药,真正是做到了医者仁心,以高尚情操,行仁爱之术。也许有人会问,李医生有多大的家当,可以让患者免费拿药?其实,患者哪敢要医生赠医送药的?只是手头确实无钱不得已才来赊药。拿了药就跟医生说,你把账记下,待田园收获了就来还。这时在药房配药兼做护士的儿媳彭医生总是说:“记了、记了,勿操心,按时服药养好身体要紧。”其实她根本没记,这从她根本就不问患者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就可以看出来。她更关心的是尽快为后面排着队的病人拿药,哪有时间去记账?但让那么多不认识的人赊药,是否会影响到诊所的经营?乃至关门呢?答案是一点都不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陆丰的良善民风。李医生没记账,但患者心里是记得清清楚楚的。一到收冬或卖猪有钱了就拿来还:“我是某村的某某人,今年三月初几来拿药,赊欠药费三毛钱,现在拿这两斤黄豆抵数”,其实这些赊药患者是带着感恩的心来还钱,拿来的东西一定比药费高出很多。李医生的候诊室门边每天都摆着几个箩,还药费的村民带来的豆、米就无需过秤就往箩里倒。他的诊所天天有人赊药,也天天有人来还钱。这一幕阐释了何谓“将心比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李医生已八、九十岁高龄,但东海城南一带的农村还有人来请他出诊。那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一辈子就信李医生!那时还没有三轮车,更没有小车,李医生常坐单车下乡。有一次,载李医生的单车途经当年陆丰公安局围墙外的水门仔路段,因南堤路未修,路面都是垃圾堆,单车本来就难走,更有一个愣头青踩着单车从对面飞奔而来,把李医生撞翻在地。头、脸都破皮流血了!肇事者吓得不知所措。李医生从地上爬起来说:没大碍,一点破皮而已,我自己会敷药。你走吧!

撞到李医生,那可是大事。当天傍晚肇事者在父母陪同下带着礼物上门看望李医生。主动提出要补偿医药费。李医生谢绝了,只是劝诫年轻人今后骑单车要小心点。

东海,是一个美丽的古镇,更是一座有爱的古镇。

【旧事重温】东海的善人善事 1,755,370,092,000 ffb0a525e7f348f7b5430044888fac2b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