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美会客厅】专访④ | 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讲好汕尾民俗故事
-
2023-06-21 10:12
-
- 【字体:
大 中 小】
我市不但有丰富的滨海自然资源,而且这里的民众在长期的人海互动中,创造了一条富有区域滨海民俗特色的文化带,是当前“冬养汕尾”旅游产业发展有待挖掘的金矿。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汕尾凤山妈祖文化协会副秘书长罗镲先生——
“好山好水好汕尾”是我市旅游部门前些年打出的一句广告语。有关部门在重点抓好旅游宣传,扩大品牌效应的同时,策划推出精品线路品牌,大力推介汕尾的好山好水宣传片和歌曲《好山好水天下汕尾》。汕尾既是新市又是老区,是全国十三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民俗文化研究者罗镲看来,我市在推广“好山好水”的同时,更应该讲好汕尾故事,尤其是对民俗文化方面的挖掘、整合和推广。
城区凤山到建于明代的坎下城公园就有两座妈祖庙和两座关帝庙,其密度为广东之最。妈祖是海上“女神”,关羽是民间“财神”。两者一文一武,共生共荣。历千年不衰, 是汕尾地区的草根文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一是清乾隆年代出现的“舟楫云屯,商旅雨集”的兴盛时期。二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汕尾就有“南海物丰”“金汕尾”“小香港” 之美称。当时建设的二马路、三马路的骑楼仿欧陆建筑风格,为世人所瞩目。三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迎来新的飞跃:即重修凤山祖庙、扩建天后阁、钟鼓楼、凤仪牌坊;竖立标志性的凤山妈祖石雕像;规划“三山一湖”,将妈祖庙列为旅游区,面积约0.6平方公里。1995年邀请北京旅游开发专家陈传康教授等人编制成册,拟以凤山祖庙为轴心,“三山一湖”部分水域列入旅游区建设。
先有凤山祖庙, 后有汕尾港。在罗镲看来,凤山妈祖庙见证了汕尾港发展的荣辱兴衰,是寻找历史轨迹文化积淀的载体,挖掘整合发扬具有汕尾地方特色的“妈祖文化”、“渔家文化”、“海陆丰戏剧文化”是当前文旅融合发展的切入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挖掘、传承与发展,如何整合提升,都大有文章可做。首先是要大力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将凤山妈祖景区和全域旅游打造衔接起来,统筹推进,做到理念融合,规划契合,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其次要注重非遗元素的应用,将民俗节庆、工艺品制作体验、非遗演艺、地方美食等项目很好地融入其中。再次是要探索打造旅游演艺项目,将《妈祖祭拜》《汕尾渔歌》打造成观赏性强、影响力大、特色鲜明的实景演艺节目。也可以将地域色彩浓厚的海陆丰特有的“西秦、白字、正字戏”三大地方戏列入表演。旅游市场为传统节庆、民俗文化提供了新的展示窗口。在文旅融合不断推进的当下,旅游不再只是简单的吃喝玩乐、下车拍照,了解并体验旅游地的特色文化成为旅途中必不可缺的一环。罗镲建议,不妨借鉴天津市南开区和福建泉州市两地的“祖庙文化模式”。以凤山祖庙为轴心,打造成“串”字型的古文化街,即凤山祖庙至凤照街直通海边街,打通三马路至湖滨路,二马路至湖滨路,大马路至湖滨路,将“一直三横”的路道连通,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凤照街可以建成仿明清年代的古文化街,取名“朝圣大道”,既迎合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胞的心理,又有地方文化特色,不但可以解决旅游区发展遇到的瓶颈,让人流连忘返,又能改变游客“撒泡尿就走”的现状。游客在领略湖光山色品尝海鲜美味的同时,感受到汕尾妈祖文化、关公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梨园古韵渔歌悠扬,收获滨海旅游的惬意。罗镲认为,如果古文化街得以实施,对旅游商贸等行业的拉动作用将是巨大的。一是能带旺商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近几年来旅游区人流估算,可以解决当地就业人员万人以上,经济效益可观。每年的国庆节期间,凤山祖庙旅游区对外免费开放,每天都有数千人前来赡仰妈祖庙。游客登上山巅凤仪台景区,可近观古镇新姿,远眺海天一色。二是可建立集制作、体验、销售、旅游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文化产品作坊,使之成为文旅消费集聚区,提升民间艺术活化利用水平,推进汕尾民间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记者:除了以上您提到的妈祖文化、关公文化、渔家风情、海陆丰戏剧文化外,汕尾城区还有哪些比较有名的特色文化?罗镲:坎下城水寨城垣遗址、埔上墩遗址、二马路三马路的骑楼文化、古井古民居、后径古驿站等。还有新石器时代的沙坑文化、宝楼村的秦代铜器遗址、捷胜卫所戍边军旅文化,等等。
罗镲先生接受媒体采访。
罗镲:汕尾自然风光美景数不胜数。例如凤山旅游区内就有多个鲜为人知的景观,如“三山文化”“有凤来仪”“凤冈向斗”等。湖光山海相映成趣的品清湖周边还有红娘穿线、鸬鹚叠翠、鲤鱼瀑布、民船舞剑、双龙护卫、玉带环抱、银湖泛舟等景点。祖庙戏台边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故居,周围还有许多古民居也都是打造旅游品牌的资源。凤山周边还有多个古井,最著名就是区内的柴铺井(俗称“妈祖圣泉”)。古时海水漫井面,退潮井水而不咸。谚语云:“柴铺井斝”,意为干旱季节从未干固。亭脚井因旁边有一座皇封的节孝亭而得名,大井、花井等古井随处可见。罗镲:还有基督教、天主教堂两座建筑都与妈祖庙旅游区相邻,一直共存共荣。罗镲:要把一个地方的特点有序地、有创意地整合提升,才能成为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而生存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市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同样需要统筹规划、高点建设、串珠成线,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精心设计红色教育线路,讲出背后的感人故事,让后人领略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为国情怀和革命风骨。
凤山祖庙旁的黄旭华院士旧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和鲜活存续的艺术形式,通过创新发展,广受群众喜爱,一些项目更是发展成当地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持续丰富着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正是汕尾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挖掘地方民俗文化,打造景点文化内涵,关键在于讲好汕尾故事。本文访谈的主人公并非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但他生于斯长于斯,对当地民风民俗了如指掌;又曾长期供职于凤山祖庙旅游区,对妈祖文化颇有研究。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当下,期待有更多来自民间的智慧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