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3中国(汕尾)文旅融合发展大会于今年4月召开,预示着我市文旅融合发展诗意春天的到来,奏响了汕尾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当前,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正当其时、恰逢其势。本报记者将深入基层,用心捕捉热点,用笔剖析难点、痛点和堵点。今起本报开设“文旅观察”专栏,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暑假期间,红海湾遮浪旅游区“古堡咖啡”迎来旅游高峰,单日游客最高接待量突破8000人次,成了我市旅游热门的又一“打卡地”,成为观景休闲的新地标。
“古堡咖啡”为何如此火爆,出圈背后的“流量密码”何在,又藏着怎样的“财富故事”?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古堡咖啡”部分景观风貌。
现场见闻
早晨时分,记者从停车场通往“古堡咖啡”景区,途中经过一条两旁栽满绿植的小径,幽蓝的天空下,绿茸茸的树木、灰白色的水泥路,映入眼帘,抬头眺望蔚蓝的大海,斑驳的建筑屹立岸边,沧桑中透着古朴,如此美丽的景色让人耳目一新,同行的游客频频喊道:“太美啦!太美啦!”
“以前就是一个烂尾楼,去年来的时候还是荒废的,现在打造好了,变得很好看!”家住红海湾的一位网友感叹道。她目睹了“古堡”的蝶变,从一片荒地变成现在的网红打卡地,景观变美了,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游客在“古堡”建筑前拍照留念。
开发前期,“古堡”是一座废弃的潮汐发电厂,要靠近需从一处石子路钻进茂密的丛林,再越过铁丝网围栏,才能目睹其真容。“这种观景方式无疑是危险的,所以当时我想着如何把这片地方打造成景点,既能让大家安全地观赏美景,又能推动红海湾的旅游发展。”“古堡咖啡”运营负责人石永固介绍。
今年2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古堡”开启了蝶变之路,不仅改造了废弃楼房,还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使遗址重焕新生,成为网红打卡点。据了解,改造项目包括厕所建造、路灯安装、道路修复等,对“古堡”进行重新布局更新,加固楼房主体结构,美化室内环境,让烂尾楼的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致力于打造休闲娱乐观景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又舒心的体验新空间。”石永固说,为了让游客游玩时更加舒适、安全,景区内不仅修建了通往古堡建筑的道路,还增设了围栏等安全设施,并派安保人员强加监管,进一步完善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的遮浪半岛,东临碣石湾,南依红海湾,三面环海,有“中国观浪第一湾”之称。“古堡咖啡”因处在观海C位而备受游客青睐,依托临海的地理位置和怀旧的老建筑,打造休闲的消费场景,让游客沉浸其中,陶醉其中。
“古堡咖啡”夜景。
“古堡”周围环绕着岬屿和礁岩,海浪拍打在礁石上的气势十分壮观,斑驳古朴的墙面和锈迹斑斑的铁窗透出历史的厚重和古雅。咖啡店传来悠扬的音乐声,让这里的一切显得更加悠闲和谐。
“古堡咖啡”面朝大海,别致的海景风貌、怀旧的古建筑元素及别样的风景视角,让这里成为拍照的最佳地点,游客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享用咖啡,特定的消费场景带来游玩新体验。
石永固坦言,海景、“古堡”、咖啡都是吸引游客前来游玩的重要元素。“这里的景色比网上视频还要好看,跟上了滤镜一样,太美啦!”有游客这样说。
据了解,“古堡咖啡”于今年4月份改造完成营业,“五一”期间更是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在网络的助力下,不少游客在小红书、抖音等网络平台目睹了“海上古堡”的景色,纷纷前来打卡,形成“网红效应”。记者在相关平台搜索“汕尾旅游好去处”“汕尾旅游攻略”等关键词,其中有不少网友推荐了“古堡咖啡”,更有贴心的网友写了详细的旅游攻略,将距离“古堡咖啡”不远的几处知名景区的串联起来,形成详细的旅游攻略路线图。
游客打卡“古堡咖啡”。
有业内人士认为,“古堡咖啡”之所以火爆出圈,是因为当前的旅游已经从传统的景观吸引转向为流量吸引。“古堡咖啡”正是有网络平台的助推,才得以火爆“出圈”。
记者观察
用创意激活美丽经济
潮流与质朴、怀旧与休闲、快节奏与慢生活,在这样的反差下,大海边的这一处破旧建筑物,变废为宝,成为网红打卡点——这是我市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基层部门用创意激活美丽经济的一种生动实践。
记者认为,财富密码的背后有三大主因:首先在于基层部门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充分利用滨海美景的无形价值,打造旅游景点,在乡土之上重建“理想之楼”。其次在于精准把握现代乡村文旅发展的潮流和现代人的消费特点,在资金投入乏力的情况下,没有盲目“摊大饼”,而是“产业”不够,“特色”来凑,利用滨海资源和休闲的消费场景来撬动文旅大门。再次是善算经济账。短期账,游客带来人气,提升消费,让今后发展底气更足;长期账,辐射周边产业,促进深度农旅融合。
游客在购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