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县域 -- 华侨管理区
文明新风劲吹 攀比陋习渐消——华侨管理区侨兴街道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 2025-03-21 10:21
  • 【字体:    

“现在,很多群众红白事已经开始‘小操小办’,宴席上不吃名贵菜、不喝高档酒、不抽名牌烟等行为渐渐成了流行新风尚,真正改变了以往的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的现象……”侨兴街道第二社区居民温先生由衷地称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华侨管理区侨兴街道创新举措、破除陋习,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致力培育文明风尚,使辖区呈现出劲吹文明新风的喜人景象。

志愿者向群众发放移风易俗宣传手册。

党建引领

倡树文明新风

侨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街道重要议事议程,成立移风易俗专班,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专班组长,提供强而有力的组织保障,有序推进乡风文明、美丽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等重要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强化党建引领。

在移风易俗专班引领下,侨兴街道巧用“善美村居”开展基层工作。该街道积极探索创新“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的新模式,将文明实践活动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完善共治、法治、德治、自治、善治“五治一体”基层治理体系,真正做到倡树文明新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宣传示范

营造浓厚氛围

向村民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宣传材料;深入村民家中,向他们讲解移风易俗宣传内容,倡导大家“破陈规、除陋习、树新风”……一场场宣讲活动,是侨兴街道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的场景。

侨兴街道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推动建立建强各类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全覆盖建立街道、村(社区)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示范带动作用,每月不定期开展移风易俗实践志愿活动,并鼓励各村(社区)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街道、各村(社区)累计开展志愿活动240余场。同时,该街道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志愿者服务培训,有效提升街道志愿服务质量。

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文明建设,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侨兴街道还在各村(社区)宣传栏张贴文明新风倡议书、村规民约等内容,充分利用“红黑榜”发挥正反典型教育作用,引导群众争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宣传者、践行者。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开展了“善美好人”“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评选,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引导群众崇德向善,掀起文明新风。

此外,侨兴街道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并以示范带动形式提升群众文明殡葬意识。

侨兴街道第二社区此前作为侨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示范社区,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等工作上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该街道通过在原先工作基础上,推动村(社区)不断深入推行文明殡葬,持续推行惠民绿色殡葬改革。目前已多次举行骨灰集中树葬,实现殡葬服务零费用。“我们还在继续探索新的移风易俗示范点,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侨兴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漫步在侨兴街道,随处可见的是整洁干净的街道、秩序井然的车流,尊老爱幼的温馨……“比排场”的风气淡了,“人情味”更浓了,“以简朴为荣、以节约为美”的社会新风尚已然在侨兴落地生根。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 /

文明新风劲吹 攀比陋习渐消——华侨管理区侨兴街道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1,742,494,905,000 b14548a4a5274658ab9ff67c2682da62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