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尧丽
在小学教学中,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师合理利用情感,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对促进小学生健康、健全的情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教师,如何对他们进行合理正确健康的情感引导至关重要,本文试结合教学的实际,谈谈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合理运用。
一、情感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语文教学中,文字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去学习与领悟,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情感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合理的情感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手段;另一方面,教师将情感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对学习语文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优化了教学效果。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合理运用情感教学
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统一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适当调整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 利用小学生年龄的特点与喜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接收的主体,小学生具有年龄尚小、心智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而对未知事物却充满好奇心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注意在这些特性,灵活改动教学方案,结合实际提升课堂活跃度,为课堂教学注入情感的灵魂。在教学方式中,将学习与乐趣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可以引入新媒体教学形式,将原本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图像、音频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可以通过玩学一体的形式,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富有寓意的小游戏,将知识点以轻松愉悦的方式,令学生快速接受,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积极主动的情绪,化被动为主动。例如在教《乡下人家》这一课时,文中有一幅描绘了惬意的黄昏晚餐图,很是美好,于是我引导学生围绕他们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描述,让他们发现家乡生活中各种美好:乡村的空气、乡村的小动物、乡村的瓜果……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爱对家乡的爱去学《乡下人家》,激发了他们的情感,从学生的日记反馈中,发现他们都有所体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教师自身的模范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特别是小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往往会受到学生的关注与模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并进行合理利用,因为学生会因他们的情感喜恶而影响学科的学习。因此在接触新学生时,教师需要的不单是扎实的文化知识,更需要亲切、幽默的语言来营造融洽、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榜样,对带动课堂活泼阳光的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活泼、积极的学习情感,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接收新知识,同时,学生积极努力的情绪也会反作用于教师,从而形成一种融洽的、友好的良性循环。例如在上四年级的一篇是描写植物作文课。课前,我先让学生去种一种自己喜观的植物,强调要是喜欢的。接下来的时间,适当地问问他们植物的变化、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发现,让他们记下来,动笔也变得有趣了。当学生告诉我,今天植物发芽啦、长叶啦、开花啦……都会异常的兴奋,观察得也越发地细致。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情感是最好的动力。
(三)及时进行“赏识教育”
他人的认可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期望获得的“奖励”,是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及时肯定学生的付出,承认学生间的差异,积极鼓励学生,即使他们回答错了问题也不要责骂,而是指正错误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充分发挥赏识教育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的作用。除此之外,适时的课堂提问,对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用暗示教学法:比如在教“洒”字时,故意写成“酒”字并让学生书写, 此时引导学生去观察 ,有一些细心的学生就会发现这个漏洞,这时教师夸一夸这个学生,从而调动全班学习情绪。
影响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因素有环境因素、物质需求、人际关系,而学校中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和课堂教学融洽氛围,是影响力最为巨大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教学, 培养学生的情感健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陆丰市甲西镇欧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