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清冽的艾草香,乘着七月的晚风,悄然漫过云岭山庄的共享小公园。这香气源自公园旁那栋灯火通明的玻璃房——曾经的废弃架空层,如今是居民们抬脚可至的“健康驿站”。香气丝丝缕缕,缠绕上乒乓球台旁激战正酣的运动爱好者们的臂膀,沁入共享书屋里孩子们专注阅读的眉宇,最终融入老党员驿站窗内飘出的温润茶烟中。
废弃仓库蝶变“健康驿站”,正源于茶桌上一次揪心的凝望。
今年初春,阴雨绵绵。在云岭山庄社区“咸茶说事点”,社区书记王胜波正与老党员商议绿化补种。屋外阴雨绵绵,社区独居的吴阿婆拄着拐杖一步一挪地往马路方向走去的身影出现在大家眼前。大家连忙跑出来扶住吴阿婆,经询问后得知,她要去街对面的理疗店治疗缓解腰腿疼。
吴阿婆在雨中艰难行进的身影,深深印刻在王胜波和一众党员的心中。
“不能再让吴阿婆这样冒险了!”社区干部小陈“嚯”地站起来,声音带着痛心。
“把那间废弃的仓库清理出来,改,改成咱们自己的‘健康驿站’!”王胜波的拳头重重砸在茶桌上,茶碗里的水纹荡漾开去,“零租金,让专业养生馆入驻,但服务必须惠及街坊。”王胜波的提议在咸茶的氤氲中迅速凝聚成共识。
短短三个月,尘封的杂物清空,斑驳的墙面换上透亮玻璃。当盛夏的阳光洒落,崭新的“健康驿站”里,艾灸床、理疗仪整齐列队,清雅的艾草香开始在这空间里流淌。
当吴阿婆被王胜波搀扶着,走进焕然一新的“健康驿站”,她的眼睛里满是不可置信。“健康驿站”的林医师笑着说:“阿婆,以后不用过马路了,这里就能给您扎针、艾灸、按摩,而且费用比外面便宜很多呢。”
吴阿婆布满皱纹的手,颤抖着抚摸过光滑的理疗床沿,两行热泪无声地滑落。这个不仅仅是理疗床,更是社区用“共享”为她铺就的一条安心路。
艾香之外,驿站旁的共享小公园里正时常演奏着生活的交响乐。晨曦微露,太极扇在薄雾中翩跹;黄昏霞染,孩童的嬉笑追逐声与乒乓球桌上清脆的击球声应和成趣;夜幕低垂,凉亭下的咸茶夜话伴着蝉鸣悠然飘荡。
而党群服务中心敞开的“共享书院”内,“家门口的暑托班”书香弥漫。志愿者辅导作业的讲解声、孩子们稚嫩的朗诵声、纸张翻动和笔尖滑动的沙沙声……交织成夏日里最动听的乐章。
七月的海丰,夜色温柔。云岭山庄共享小公园里,“消夏邻里情”咸茶会的欢声笑语已散去,但空气中炒米的焦香、薄荷的清凉,以及那份共享的温情,仍在枝叶间萦绕。
云岭山庄社区崭新的“健康驿站”与乒乓跃动的共享公园、南门社区明亮高效的说事室、活跃的“金厝边”红马甲以及那本记录着邻里互助温暖的积分册、城西社区周水龙家那扇为共建而无私敞开的临街大门和温馨的儿童角……画面最终定格在“以茶暖民心,以治惠民生”的金色牌匾上。
“有闲来食茶,有事好商量”这句最朴实的海丰俚语,早已融入血脉,成为共建共治共享最生动的日常。这碗咸茶,从个体奉献共建起点,汇聚群策群力共治智慧,最终酿成普惠众生的共享甘甜与互助温情。
汕尾日报记者 洪笳荣
通讯员 曾国明 吕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