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陆丰市甲东镇的瀛江碧道上,在外定居多年的许女士举着手机环绕一圈后,将镜头定格在不远处的甲东大道上,“妈,你看!这就是小时候回来必经的大桥,现在变得真好看。”提起家乡的变化,她连连惊叹:“家乡的变化太大了,这次回家探亲差点以为走错了路,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之年,位于陆丰市东南部的“三甲”(甲子、甲西、甲东)地区也在悄然蜕变。是什么让这个曾经饱受诟病的地区“改头换面”“扭转风评”?深入了解可以发现,答案不只写在了“面上”,更刻在了“内里”。
陆丰市甲子镇主干道改造后,旧貌换新颜。
陆丰市委宣传部 供图
精准点题:
直击“痛点”解困局
“三甲”地区作为汕尾的“东大门”,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三甲”地区发展整体落后,镇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人口与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短板;拥有互补资源的“三兄弟”长期以来的“单打独斗”也是高质量发展“卡脖子”的关键所在。
何处突围?首要任务是握拳发力,将独立发展的“三条线”拧成协同发展的“一股劲”。对此,汕尾市委精准点题,“三甲”地区一体化发展成为“三甲”地区实现赶超发展、满足群众期盼的必行之路。
今年以来,“三甲”地区接连“出招”——“三甲”地区临时联合党委揭牌成立、“三甲”一体化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三甲”一体化发展“百日攻坚”“1+4”行动启动实施……一连贯的举措化作团结奋进的“黏合剂”,临时联合党委的成立更是以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以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壁垒,推动“三甲”地区实现由“单打独斗”向“抱团作战”转变。
“团结”的力量不可小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三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成效可观可感。行走在“三甲”地区的大街小巷,绿树成荫、房屋整洁、道路通畅,项目开工的轰隆声中饱含着“三甲”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在甲西镇博社村红色文化园里,村民们带着孩子过来散步、锻炼或玩耍,“家乡变得更好看了,我很喜欢我的家乡!”跟着家长过来散步的阿凯小朋友说。
甲子镇的政和广场作为“百日攻坚”行动重点项目,建成后也广受村民喜爱。开阔的场地在蓝天、绿草的点缀下,显得格外美丽。“今年以来‘三甲’的变化还是很大的,铺了沥青路更好走了,还建了公园,我们娱乐休闲也有好去处了。”村民陈先生笑着说。
靶向破题:
深挖“病灶”开“良方”
“我们聚焦‘三甲’地区短板突出现状,制定了‘百日攻坚’行动和‘中长期规划’的‘两步走’计划,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三甲”一体化发展“百日攻坚”规划展板前,“三甲”地区临时联合党委书记、甲西镇党委书记郑俊腾介绍道。
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结合“三甲”地区现状和发展实际,“三甲”地区临时联合党委成立以来,先从“仪容仪表”入手,锚定城乡风貌整体提升目标,依托中铁助力帮扶,围绕人居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农房管控、社会治理四个方面开展“百日攻坚”行动。
据郑俊腾介绍,下一步,还将从“五脏六腑”接续发力,围绕空间格局、产业发展、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绿美生态“六个一体化”既定部署,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拼搏的干劲,全面攻坚破难。
“三甲”地区如今的显著变化,便是其一体化发展的生动注脚,也正是“三兄弟”的齐心协力,才绘就了现在处处新变、眼眼新景的“新三甲”。
“我们在城乡风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及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效。”提到临时联合党委成立后的工作开展,甲子镇党委书记徐鸿亮侃侃而谈。据他介绍,该镇今年以来完成了主干道沿线两侧房屋外立面升级改造,人行道铺设,道路“白改黑”;打造政和广场、三甲文化馆、政务服务中心,第二人民医院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帮扶共建,三所学校涵盖小学到高中纳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陆丰教育集团共建共管,实现公共服务提质升级;同时,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和“六乱”整治行动,保障公共空间干净整洁有序。
“你们一路过来的感觉怎么样?有没有看过我们瀛江碧道的景观?”在甲东镇,该镇党委书记黄伟旭指着甲东镇的布局图,跟记者细致讲解了甲东镇目前的发展现状,从人居环境整治到精品路线节点打造,从民生工程攻坚到典型镇、村建设,他如数家珍。他还补充说。“目前,我们镇计划以‘美丽经济’为特色,创新运营模式,将瀛江碧道打造成复合型文化综合体,实现‘美丽环境’转为‘美丽经济’。”
狠抓解题:
固本培元“长久立”
当促发展的政策举措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现“化学反应”,才能将其转化为托举民生“大幸福”的有力支撑。
今年4月以来,“三甲”地区共拆除乱搭乱建758处,提升房屋外立面超1300间,完善一大批民生基础设施,常态化开展禁毒清查、清港清湾行动。同时,发动社会各界投身绿美汕尾生态建设,植树数万余株,新建绿美公园8处,破解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顽瘴痼疾,初步实现了“脏乱破旧”向“美丽宜居”蝶变的目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对于“三甲”地区来讲,“三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成绩可圈可点,但后续的发展仍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据了解,“三甲”地区临时联合党委下一步将通过谋划“1+6+N”,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空间、产业、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绿美生态“六个一体化”,拓展N项具体举措。
点开“三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图,全域协同发展的新图景正逐步勾勒显现:加快推动甲子渔港、三甲五金产业园、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谋划建设甲东新大桥、甲子港大桥,加快揭普惠高速南延线、G228改线工程;顺利揭牌广二师陆丰教育集团、成立教育促进会、深汕中心医院共建帮扶医院,统筹推进水、电、通信工程,民生短板加速补齐;加快“绿美三甲”瀛江生态廊道建设,打造“一江两岸”城市景观……相信随着“三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推进,“三甲”地区将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打破发展壁垒,以更加崭新的姿态迎接广阔的发展机遇。
汕尾日报记者 许楚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