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要闻 - 今日关注
千帆竞发开启耕海新征程—— 从“开渔”看汕尾海洋经济澎湃动能
  • 2025-08-21 16:32
  • 【字体:    

千帆竞发,渔歌悠扬。81612时,南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随着开渔的号角吹响,万千汕尾渔船犁开碧波,驶向浩瀚南海,开启新一季的耕海征程。蔚蓝大海深处,迎接汕尾人民的不仅是写在海浪律动里的丰收之约,更是藏在蓝色宝库中的海洋经济澎湃动能。

市井烟火:

“海鲜自由”重磅回归

“开渔”之于汕尾人民,不仅是生活的仪式感,更是民生的“发电机”。

经过三个半月休渔期,汕尾人热盼的“海鲜自由”终于回归,满仓渔获的渔船鸣笛归航,鲜活的“汕尾味道”从海上直达千家万户。开捕次日,市区永昌市场海鲜摊档前人潮涌动,市民们热情高涨,精心挑选着海鱼、海蟹、海虾等,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烟火气十足。

而在开渔当晚,市体育中心灯火璀璨,精彩纷呈的表演将气氛推向高潮,与活动氛围同样热烈的还有海鲜的鲜甜气味——盛大的“汕尾味道”开渔盛宴在此开席。来自各地的千余名宾朋共享这场海洋的馈赠。宴席上,蒸笼内扇贝如红玛瑙般晶莹透亮、香煎虾饼闪烁着诱人光泽、清蒸鲜鱿鱼白嫩鲜香……用当地新鲜海产制作的十二道精选菜品极大地满足了食客味蕾。“今天这一桌的鲜味,都是家乡大海的慷慨馈赠啊!”来自城区的李大叔由衷感慨。

开渔节期间,汕尾更以节日为媒,撬动消费新潜能。焕新升级的二马路美食夜市,增添了浓厚的开渔氛围和打卡亮点,并适时组织夜间路演,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从高端料理到街头小吃,一连串的美食体验链被激活,引爆了城区的夜间经济。一家老字号薄饼店老板忙得满头大汗:“客流量涨了三成!不少游客听完渔歌,顺道就来尝鲜了。”

文化搭桥:

古今交响的海洋诗篇

当悠扬的渔歌旋律萦绕在二马路上空,当古老质朴的西秦白字唱腔回荡在小岛渔村,当活力四射的英歌舞成为海鲜盛宴的“视听搭档”……文化,已然成为汕尾城市发展活力的生动注脚。

依托文旅热度攀升势头,汕尾自2014年以来已组织了11届开渔节活动,凭借丰富的活动内容,深受广大群众认可,成为汕尾节庆活动中的特色品牌,塑造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今年的开渔节活动也是“精彩继续”,充分结合海陆丰文化特色推出“汕尾有好戏”海陆丰戏剧展演,组织三大稀有剧种在小岛渔村轮番上演,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同时大胆创新,“海韵红魂·文脉传承”原创舞蹈汇演深度融合疍家文化、渔歌与钱鼓舞等元素,有力助推“山海湖城·红色圣地”文旅品牌建设。

在城区文旅码头现场,一幅百米长卷《潮起新汕尾,凝萃百千万》惊艳亮相。这是“百名画家绘长卷 共描美景百千万”活动的成果,百名本地籍美术名家应邀执笔,将乡村振兴后的美丽风貌、产业发展的繁荣图景、城市建设的崭新面貌等我市“百千万工程”的蓬勃景象,生动跃然纸上,也传递出汕尾文化为经济赋能的深远意义。

蓝色经济:

深蓝牧场的科技跃迁

汕尾坐拥2.39万平方千米海域资源,渔业年产值稳居全省前列。渔业所带动的水产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等一系列上下游产业,正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链条,为汕尾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本次开渔活动的核心亮点之一,还在于一大批海洋牧场、联农带农、渔业保障等重点项目的投产与签约:广东海洋大学、深圳大学都市农业研究所等共建科研服务平台;龙头企业与本地涉海主体签订“联农带农”协议;引入现代化海洋牧场保险项目。此外还联合媒体签订框架协议,系统性提升 “汕尾海鲜”品牌价值和市场辐射力,这些将为汕尾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蓬勃生机。开渔活动上,省港航集团网箱建设、中挪三文鱼陆基养殖等近期开工项目以及三个近期投产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项目尽数亮相,集中展示汕尾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重大进展……一系列发展成果折射出汕尾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发展活力。

打好强链补链延链“组合拳”。依托蓝色富矿,汕尾锚定“兴海强市、融湾先行”目标,全力构建“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滨海旅游港口物流”四位一体产业格局。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14个,总投资约36亿元,同时储备项目10个、预计总投资约99亿元。科学划定22片约743平方公里海上养殖区,展现出汕尾在海洋产业升级方面的扎实步伐。

千帆归航,满载希望。随着开渔的号角响彻南海之滨,汕尾正乘着蓝色经济的浪潮,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奋力谱写海洋强市、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这艘满载着海洋梦想的航船,已锚定深蓝,正扬帆驶向更加辽阔壮美的未来。


记者吴越
千帆竞发开启耕海新征程—— 从“开渔”看汕尾海洋经济澎湃动能 1,755,736,359,000 b8e571e2b7c14665b1a3f8d4bfb25b7c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