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县域 -- 陆丰市
【奋进百千万 汕尾在行动】时代新风润心田 ——陆丰市深入推进文明实践跃新阶
  • 2025-05-20 10:41
  • 【字体:    

中午,“幸福食堂”飘来阵阵饭菜香,老人们围坐一桌,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傍晚,文化广场上,广场舞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轮番登场,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近年来,陆丰市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工作要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百千万工程”“入户联心”等各项工作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着力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志愿者在“幸福食堂”服务老人就餐。

拓展阵地筑牢文明根基

什么是数字油画、握笔姿势要端正、用画笔轻轻蘸取颜料涂在画板上……“五一”假期,陆丰市新华书店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举办了一场“哪吒数字油画”绘制活动,让孩子享受绘画乐趣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假期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陆丰市新华书店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是陆丰市延伸设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基地)之一。近年来,陆丰市不断强化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切实做到“零距离”服务群众。

该市充分统筹各类资源,依托文化广场、图书室、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阵地,满足办公、活动、信息平台建设等基本条件和功能,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基层延伸,让文明实践的种子在陆丰大地落地生根。目前,该市有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3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45个,构建“123345N”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平台布局,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

同时,该市在原有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的基础上,充分盘活整合文化馆、科普基地、服务窗口、公园绿地等场地资源,组织各级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共建,拓展文明实践“朋友圈”“文化圈”,不断扩大服务群众“幸福半径”。

志愿服务引领文明新风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消防安全“敲门”宣传、“爱心义剪”志愿服务、“移风易俗育新风”志愿服务活动、义诊活动……陆丰市持续深化志愿服务,让“文明实践”活动更有温度、有力度。

为积极探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该市充分发挥志愿者示范、引领、服务作用,成立陆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统筹整合各部门志愿服务组织资源,培育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等8支常态化志愿者服务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截至目前,陆丰市志愿服务队伍共有447支,志愿者达到14万余人。去年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达11687场次。同时,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为切入点,开展基层宣讲、文艺演出、非遗传承等文化惠民活动,引导群众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与感受性。

青年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近年来,该市扎实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提质增效,结合广东青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开展,广泛动员和组织青年学子参与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广大青年学子走进农村、走进基层,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优势特长,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文化培训、健康科普等,让群众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为陆丰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奉献青春力量。

深化实践提升文明素养

陆丰市持续深化实践内容,不断强化讲解宣传理论政策,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该市着力强化政策宣讲队伍,组织红色文化宣讲团、百姓宣讲团等开展理论宣讲、大榕树下宣讲、红色讲解等,将党的理论政策宣传宣讲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两新组织、田间地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的政策和创新理论知识。同时,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多样化理论宣讲、红色宣讲等活动。如去年,桥冲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强国复兴有我 传承红色精神”宣讲活动;金厢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赓续红色血脉 践行初心使命——忠于理想的两代人彭湃烈士和彭士禄院士的故事”宣讲会,通过红色宣讲,激发广大群众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将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此外,该市还围绕“入户联心”活动,摸排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好“以旧换新”等惠民政策的宣传及讲解,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 文/

【奋进百千万 汕尾在行动】时代新风润心田 ——陆丰市深入推进文明实践跃新阶 1,747,680,079,000 bf09430caf224f81b00fb93e21f0a81b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