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县人民法院2024年审结刑事案件179件,开展“送法进校园”等普法活动26场次,线上诉讼服务高效办理1850件网上立案、跨域立案,邀请社会各界人士150余人走进法院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
坚持党建引领
推进队伍建设夯实司法能力
队伍建设是实现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陆河县法院通过强化管理落实司法责任、纵深推进从严管党治院等措施,推进队伍建设夯实司法能力,不断提高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强化管理落实司法责任。陆河县法院健全审判团队分案规则、分案组合、人员组成、全员绩效考核等运行机制,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和类案强制检索制度,提升司法规范化水平。同时,以审判质效综合提升为牵引,健全审判流程监督,通过对案件提醒督办、系统示警、数据会商等提升审判管理效能。
发挥审判职能
依法惩治各类社会治安犯罪
只有对各类社会治安犯罪“零容忍”,才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陆河县法院通过依法惩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犯罪、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和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等措施,认真依法惩治各类社会治安犯罪,全年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79件,判处被告人261人,积极推进司法工作。
依法惩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犯罪。陆河县法院以提高群众安全感为目标,加大力度依法惩治有关犯罪案件。去年,审结故意伤害、“两抢一盗”等侵害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犯罪案件53件,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审结“黄赌毒”、寻衅滋事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案件78件,有力净化社会环境;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案件18件,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提高司法威慑力。
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陆河县法院对腐败“零容忍”,全院上下增强思想认识,依法惩治腐败案件。去年,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4件15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6人,重刑率40%,彰显严惩腐败坚强决心;加强对“围猎”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审结行贿犯罪案件1件1人;举办“以案释法”公开庭审活动3次,120多名领导干部参与旁听,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法律意识。
践行司法为民
依法保障群众的切身权益
只有坚持以群众利益为重,才能办好群众“身边案”。陆河县法院通过持续优化司法服务、强化民生权益保障等措施,大力依法保障群众的切身权益。
持续优化司法服务。陆河县法院一方面加快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司法便民利民程度明显提升,去年全面开展线上诉讼服务,高效办理1850件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提供线上阅卷、庭审、调解等服务235次,方便群众依法办事;另一方面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去年向特困当事人发放2.5万元司法救助金,为符合条件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切实减轻群众诉讼负担。
紧扣中心大局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社会发展离不开好的法治氛围。陆河县法院聚焦汕尾“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全新发展定位,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服务“百千万工程”、守护良好生态“绿色家底”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推陆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陆河县法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权利,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审结买卖、商品房类合同纠纷案件198件,维护公平自由市场秩序,审结金融纠纷案件24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助力5家民营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追回债务1614.1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陆河县法院还在陆河高新区设立法官联络点,定期开展座谈交流、知识讲座、送法进企业等普法活动;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用工、合同不规范等问题,制发司法建议,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
去年,陆河县法院组织干警235人次深入挂驻村精准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专项经费7.49万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党员干警108人次参与“入户联心”“周三夜访”,深入了解群众关切,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守护良好生态“绿色家底”。建立“林长+森林法官”“河湖长+河湖法官”协作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协同联动,提升绿美陆河生态建设治理水平。去年,陆河县法院审结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2件,判处罚金65万元。
陆河县法院全面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积极融入“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派员常驻县综治中心,通过指导人民调解、参与联合化解,促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运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去年,全年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1244件,调解成功675件,调解成功率54.26%,出具诉前调解书28件、诉前调确书6件。
如今,陆河县法院工作“出彩出圈”,去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在《人民法院报》《南方日报》《汕尾日报》等国家和省市级主流媒体上刊发普法稿件23篇、“以案释法”典型案例6篇,努力把案件审判变成生动的法治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