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这座城,我来守!”
“我是党员,也是老兵,这时候不上等啥!”
“大家别慌,跟着我们走!”
“水不退,我们不撤!”
……
一声声铮铮之言,如道道闪电照亮心扉;一个个身影,在骤雨中分外清晰、豁亮——纵身跃入洪流捅开排水口的社区党支部书记沈泽茂,没膝蹚水两公里给村民送饭的驻村干部王培明,沟渠中弓身徒手清淤5小时的村党总支书记林逢龙……在汕尾这一轮的连续暴雨中,再次被淬亮的,是无数党员干部作为共产党人的“身份证”。
防汛救灾,是件“天大的事”,是不容有失的大考,不仅检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担当,而且考验着应急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汕尾始终绷紧防汛减灾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高位部署、精密排查、同心协力、枕戈待旦,竭力保证指挥体系高效贯通、避险转移不漏一人、防御措施不打折扣、应急保障坚实有力。从市委第一时间发出通知起,全市迅速启动平急转换机制,全面激活组织动员体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奋战在防汛抢险一线,用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实现了期许目标,民众安好,共同迎来晴空万里的“立秋”,不辱使命堪可欣慰。
“狭路相逢勇者胜”。救灾抢险时分,常常就是“短兵相接”。这一轮暴雨中,群众最熟悉的话语,就是“我是党员!”这是勇者的亮嗓。言词非可免检,行动始能防伪;有担当和好作为,落地见效才不吹水。“我是党员”不是“我光会说”,更要“我真能行”——我是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出去的那个;我是吆喝着“跟我上”、自己率先冲在前头的那个;是哪里有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群众最需要,我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是哪里有我的身影,哪里就有高扬的旗帜、高矗的砥柱……而作为时代勇者的党员干部,心中最希冀、最惬意的奖赏,无非就如汕尾这轮暴雨中受灾群众发自肺腑的那句话:“看到他们的身影,心里就踏实了!”
心系苍生、为民前驱的情怀和抱负,是汕尾无数革命先辈薪传在我们心头的不灭火光。今天,在奋力推进汕尾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历经无数次攻坚“百千万工程”等一场场战役的淬炼,喜见各处“四有”狮子型干部队伍在不断成长壮大,喜见一路越来越多的“我是党员!”“我真能行!”的铮声壮举,夺取事业更大胜利、谋取民生更大福祉,我们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