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惠谊
周一中午在食堂吃饭,我跟文萱发牢骚:“早上我在教导处看到一个征文文件,哎呀,我最头疼指导学生写作文了,多希望主任不要把这个活动发给我们年级呀。” 我是个新入职的语文老师,文萱比我先入职两年,是个数学老师,也是我的教班级的班主任。
文萱环视了一下周围,低下声音对我说:“你傻呀,这可是一次拿荣誉证书的好机会!咱们都是新人,评啥奖都轮不上咱,只有这种学生活动的指导老师荣誉我们才有机会争取,既然你事先知道这个消息,赶紧把咱们班上最好的苗子挑出来,先仔细指导一番,到时就能一举得奖啦!”我恍然大悟。
那天下午,我把班上作文写得最好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布置他回家写这篇作文,当然,我只说这是拓展作业。
周二早上,学生把作文交给我,我仔仔细细地指导了他如何修改。学生拿着作文刚离开,陈主任就来到办公室,对语文科组长孟老师说:“孟老师,这次征文活动,刚好遇到我们学生的学习比较紧张,就不在全年级开展了,让方静来写吧,语文老师仔细给她指导指导,争取得奖。”
方静是我班上的学生,成绩挺好。听到陈主任的话,文萱向我使使眼色,似乎在说我的机会来了。我的心里有些窃喜但更多的却是懊悔。方静的作文不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昨天我并没有布置她提前写这篇征文。可是我竟忘了她是校长的女儿这个身份。学校也常指定优秀学生来写征文,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应付这些数不胜数的征文活动。
孟老师正色道:“既然是征文,就应该让全部学生参加,择优选送。”陈主任脸色一沉:“你是老教师了,指导老师的奖你应该得过不少了,要多点把机会让给年轻人。”说完把袖子一甩走了。
中午,我和文萱正讨论着这件事,手机突然接到通知,下午第三节课全年级举行现场征文写作。我看着信息撇撇嘴:“果然到嘴的肥肉谁也不会放过。” 文萱却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傻瓜,陈主任都开口了,你以为他不会重点关注方静的征文?”
很快,省的征文结果出来了。全年级只有两位学生得了省的奖项,孟老师班的学生得了二等奖,方静得了三等奖。学生和指导老师的获奖证书都发到了学校,孟老师在开会,他让我去陈主任办公室把证书领回来。
刚巧校长也在陈主任办公室,校长对我表示了祝贺和肯定。我也沉浸在获奖的喜悦中,这份荣誉确实不多得。陈主任却显得有些尴尬,对校长说:“小杨还年轻,教学上还要向前辈多学习。方静是个难得的好苗子,杨老师平时特别关心她的学习,将来一定大有前途的!这次没有拿到一等奖,回去要加强指导指导……”
校长却说:“杨老师是研究生,专业水平一定很高的。现在还年轻,只要有冲劲,未来会不断进步的。”
我这时冒出一句不合时宜的话:“是啊,我们得多向孟老师这样的前辈学习……”一旁的文萱轻轻扯了一下我衣服,我顿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我一看,陈主任的脸色果然更难看了。
校长询问陈主任这次征文学生获奖情况,得知只有两个学生得奖,对陈主任说:“我们学校那么大,学生那么多,这样的成绩肯定是不够的。不管是谁得奖,都是为了集体的荣誉,我们要把格局放大一些。”陈主任唯唯连声地送校长离开了。
他回过头,对着忤在原地的我没好脸色地说:“让你好好指导方静写征文,就是要让她争取拿一等奖。现在你看这算什么事!”我小声地回答:“方静的作文没有那么优秀……”文萱拉着我赶紧离开了陈主任办公室。
在无人处,文萱埋怨我:“你咋这么笨,还给陈主任顶嘴,你没听出来,陈主任是让你给方静的作文润润色吗?”我张大嘴巴:“啊?这样能行吗?这不是作弊吗?”文萱白了我一眼,匆匆去上课了。
我正在办公室里懊恼着没有好好指导方静让她得个一等奖,只听到孟老师在班上给他的学生颁发获奖证书,他用洪亮的声音热情地表扬了这位同学,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透过办公室的门口,我看到孟老师悄悄地把自己的那张证书撕碎,扔到了走廊垃圾桶里。
我突然感到脸上一阵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