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要争做“全能记者”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2024年11月8日,中国第25个记者节,也是我从事记者职业的第5个“生日”。5年风雨兼程,5年酸甜苦辣,5年淬炼成长,我完成了一个“菜鸟”到“老兵”的蜕变。
蓦然回首,5年来,我从校对做起,到县域部记者,到编辑,再到报社主题专班的成员,一次次内部身份的转变,见证了我在记者生涯中不断成长的过程。5年来,我无数次往返市区和乡村,记录城乡的变迁和捕捉人事变化,或为之振奋,或心酸,或感动……那些所经历或目睹的,化作了一个个文字和一篇篇文章。如今回忆,心潮澎湃,多少风雨,多少汗水,惟感自豪的是:初心不改!自己始终觉得:付出皆有价值!
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是党媒的主责。作为时政记者,新闻的采写是关键环节。时政新闻因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时效性,我们每天工作都要做到确保万无一失。也因为时政记者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下班时间,特别考验着我们的职业素养和身心素质。
如果要是问:做一名记者难吗?我会说:真是不容易,我们常常背着包、扛着相机,巴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如果要是问:做一名记者苦吗?我会说:真是有点苦,必须做到风雨无阻,直面严寒酷暑,似乎要有金刚不坏之身。如果要是问:做一名记者累吗?我会说:确实有些累,全年无休,只要有新闻,就能看到记者的身影。但是如果你问我,做一名记者后悔吗?我想说:不后悔!因为记者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推进者,我们记录着着伟大征程中的感人瞬间,我们讲述着新时代里的奋进故事,我们见证着社会的变迁与脉动,我们传播着荣光与梦想,更是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
如今,媒体行业发展迅速,新闻报道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在全媒体时代下,只有不断奋进,快速适应新形势下的采访报道需求,争做一名“全能记者”,才不会被淘汰。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持续提升自己综合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始终坚守心中的那份执著,努力用脚步去追寻、用心灵去思考、用真情去融入,勇敢向上生长。
最后,愿所有坚守在岗位上的新闻人,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也正如我们新闻人常调侃的一样:未来,希望稿件容易写一点,头发少掉一点,工资能够高一点,可以休息好一点!
在记录时代中收获成长
○汕尾日报记者 杨镕墁
记者节已至,仔细回顾这两年多的工作历程,我从中收获了成长。每当工作遇到困难时,我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从事新闻工作?”接着才发现自己内心深处一直都有坚定的答案。
新闻是观察社会的窗口。中国记协的会徽图案正中间是一只眼睛,这说明善于观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立足于生我育我的这片土地,观察汕尾,并将真正的汕尾介绍给市内外读者,是我的一个成长课题——在采访任务中和大家一起感受广汕高铁开通的喜悦、在一场场调研中见证汕尾各项事业发展历程、在了解汕尾非遗中传播汕尾故事——随着拜访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采访各种大会、各类活动,经历多次下乡下田、过海登山,我对汕尾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全面,而从不同职业人士身上发现的闪光点,也成为我继续在新闻事业前进的动力。
除了向外观察社会生活,还要向内观察新闻工作。从采访到编辑,新闻工作中常常要解答许多质疑。“为什么要核实一个名称?”“稿件位置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因为采访对话是交谈而不是讯问”“因为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能随意发布”“因为根据版面的黄金视角,重点应放在那里”……
在观察社会生活中,观察自己,在跟随时代变化中锻炼自己,这是我在新闻工作中收获的成长。
新闻是以人为本的记录。“记录”是个动词,事物在运动,事件在发生,新闻采写如同秒针般一圈接一圈地跑着,新闻工作就没有休止的时候。大体来看,比如纸媒,一份报纸的刊发背后,是报社从策划、采编、校对、排版、印刷等多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白天加黑夜接力干的辛劳。
新闻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群众,当新闻工作者在一个又一个的新闻事件中坚守人文精神,传递人文关怀,弘扬真善美,才不会在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中迷失方向。新闻事件的主角永远少不了人,在采访中,新闻工作者往往需要尽快熟悉受访对象,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然而在寻找人的优点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发现人的缺点,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守善扬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陷入“一叶障目”的境地。如今的新闻报道中常见“宣传各类人物事迹”,这种报道有时会遭受读者质疑:新闻以偏概全。事实上并非如此,宣传榜样不代表否定和掩盖他人缺点,不是摒弃真实,而是我们选择了“择其善者而扬之”。
记录人的故事,记录生动的故事,传播感人的故事,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是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这是我在新闻工作中不断摸索找到的信念,它支撑着我在新闻工作路上坚持到今天。
初入行时,曾有前辈提醒过我,“新闻工作很苦”。庆幸的是,在这期间,一直有师长前辈给予我善意的忠告和鼓励,让我在身处困境时能够抬头望天,寻到希望、找到方向。未来,我将继续怀着热忱之心,践行“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当好时代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记者之苦
○汕尾日报记者 彭伟栋
有人认为:记者是无冕之王,风光无限。其实那只不过是表面而已,身为记者,我更多地感受到辛酸与苦楚。
记者之苦在于工作压力大。我曾在侨区当驻地记者十年,可谓“十年辛苦不寻常”。台风来时,我穿上雨衣跟着当地党员干部穿街走巷拍摄、采访,噼里啪啦的雨水打湿了我的脸,一阵接一阵的大风差点吹倒我,我依然无所畏惧,不喊一声“苦”,努力坚持采访完。有年中秋节前,时任总编辑的黄维明布置了各县(市、区)要写中秋节见闻的任务,我马上行动,通过到居民家、打电话和微信采访等多种方式,了解侨区群众过中秋爱吃什么特色美食、参与什么活动等内容,然后十分用心地将稿子写好刊登,不久黄总在报社微信群公开表扬了我的稿子写得好。当时我想:虽然有苦,但也值得吧。有时我接到采访任务,为了准时到达,经常早上6点多起床过去,成为了“第一个到”的人,“早起之苦”实在累,但时间久了便成习惯……去年,我因为工作原因,被调离侨区。临别前,时任侨区党政办主任的陈坚宗评价我:“十年踔厉奋发,相继踵事增华!”我虽然在基层,“苦”字当头,但能看到当地领导的理解与点赞,内心感动。
记者之苦在于有时要“碰钉子”。记者是要跟别人打交道的职业,但碰到有采访对象是“不友善的”,会产生“隔阂”。比如,有次接到任务要采访某个人物,我打电话过去跟对方说要采访其先进事迹,一开始对方连连答应,然后加了微信初步约了时间,后来再在微信询问时她却变了口气,一口拒绝,云“没什么好说的,最近很忙”。这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任务啊,内心顿时觉得如咀嚼苦瓜一般。明明讲好的事,为何要“反口”呢?身为记者,大抵要看淡这“苦”吧!
记者之苦是看人间百态有“痛感”。比如,我目睹有的贫困病患者因经济问题无可奈何离去令人痛惜。早年我在政文部当记者,有位陆丰大安的老师身患重病需要社会救助。我和几个爱心人士动了恻隐之心,积极发动网上募捐,筹措了一些善款给他解决了燃眉之急,他十分感动,对我连连道谢。那时,我常到医院采访,连续跟踪这事,做系列报道,见他的脸庞消瘦,不能说太多话,内心有些难受。从旁人口中获悉他老实本分,全心全意教书育人……后来,他没去大医院医治,最终撒手人寰。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内心震动:那是几天前还在一起谈话的人啊!因为我是记者,更能看到“众生苦”:有坐着轮椅的老人病了独自前来医院就医、有年过四旬的大姐为了照顾弱智的弟弟至今未嫁……人心是肉长的,“人间苦”有百态,作为记者,目睹此景怎能没有“痛感”呢?
保持热爱 用心对待
○汕尾日报记者 陈思明
奔波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我已过了好几个记者节,不管是当记者还是当编辑,我也有了不少想聊的话题。
当了一年多的记者,当我开始转到编辑岗位时,心内不免诚惶诚恐,生怕不能胜任。我下定决心多问多看多学,在责编和编委的指导下,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灵感源于兴趣,投入来自热爱。在我看来,对工作要保持热爱,就不会安于现状,而是想要追求改变、追求进步,这便是学习的动力。凭着这股热忱劲,虽不能做到废寝忘食的学习专业知识,但能努力做到勤看勤学,温故知新、学新知新,让自己掌握更多新知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让自己的编辑工作跟上责编、编委的节拍,努力成为行家里手。
为何要用心对待呢?因为在当编辑的七百多个日夜里,收稿、传稿、找稿、催稿、改稿、核稿——这就是每次值班的工作日常,甚至有些环节每次都要走上好多遍,尤其是看稿和改稿,对着那些文字一遍两遍的看,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倦怠期,这时候容易出现一种想法:“算了,将就点吧,随便看看就可以了。”然而,每当我真的想要这样干的时候脑子里便会跳出责编说的话;“我们稿件刊发见报需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份职业。”再加上刊发见报的新闻稿件,白纸黑字明晃晃的摆在桌面上,若有差池于心何忍?于是努力压制住那些随便应付的心理,开始耐着性子、静下心来,认真看、细心改,用心的去对待每一篇大小稿件,力争让稿件更好。
当编辑还有一个需要克服的难题,那就是日夜颠倒,对我们来说,熬夜通宵已经成常态。犹记得一次早上七点多下班,我和值班的同事们迎着初升太阳离开报社并开玩笑说到:“今天下了个真正的早班”。
而我当记者印象最深的便是“手机不要关机,要24小时待命”这句话。随时都有可能接到任务,或者编辑联系核实稿件内容等,得保证能联系上。还有一个就是害怕过节,因为过节往往不是放假,而是意味着更加忙碌的日子又来了。当人们在享受假期与家人朋友欢聚的快乐时光,我们却奔波在各种庆祝活动一线,先跑现场采访、拍照,然后马不停蹄地构思写稿,争取最快速度出稿等。
虽说新闻工作累,但值得。都说记者是无冕之王,我也为我的职业自豪。无论在记者岗位还是编辑岗位,我都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向前进步;对新闻工作始终保持热爱、用心对待,努力写出、编出有温度、有态度、有意义且真实性强的新闻稿件。
以“四力”书写使命答卷
○汕尾日报记者 许楚璇
深秋时节,属于我们的节日——记者节又将到来了。回望来时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始终镌刻在心上的从业宗旨,“记录社会百态,书写时代之声”是鼓舞着我继续前进的奋斗目标。
“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谆谆教诲、殷殷期待,也是我们接续奋斗的光荣使命。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有幸能站在社会发展的一线,做新时代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以文字记录新时代变迁的点点滴滴,将真实、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公众。从一开始的新闻消息,到深入采访的通讯报道,我在采访中真切感受到“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使命职责,也更加坚定以笔尖记录时代风云、守望公平正义的决心,努力与时代同频共振。
记者的工作经历带给我的不止是采写能力水平的提高,也开阔了我的眼界,我在工作中不断审视自己、充实自己,为寻求理想的步伐“蓄势添能”。当记者的这几年里,我曾奔赴在大大小小的会场,也曾为了采访一手资料东奔西走,留下了许多珍贵且难忘的回忆。其中,更难忘的是报社记者前辈的带领指导,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我对这份职业的认知越发深入,也更知晓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和记者肩上的责任担当,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四力”书写使命答卷,努力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岁月悠长情更长
○汕尾日报副刊作者 林小冰
整理旧物,见到2008年3月10日星期一的《汕尾日报》,《你是我一生的诗歌》刊“心扉小叩”一栏。报纸泛了黄像暮色美人,隔着长长的光阴芳华依旧。
人的一生,总有一种对你影响深远的风物,像对的人,与你金石乍裂相逢。任一江春水向东流,它都像一场春风,吹得人沉醉。
《汕尾日报》出数字报已多年,但我依然爱纸刊,每天翻翻读读。与旧时的版面相比,更爱这份办了三十几年的报纸了,那种被岁月摩挲后的饱满,如珍贵的木器出了包浆,一年比一年深厚温润。
此去经年,16年过去,写散文也这么久。《你是我一生的诗歌》是第一篇发在《汕尾日报》的散文诗,也是唯一一篇。后来,发了多篇采风稿,偏执地谨慎地对待笔下的每个字。因为清楚,珍贵的版面不是留给堆砌的文字,如果走过的路,吹过的风,没有更广阔更自然的文字呈现,总觉得亏欠了那么多美好的路途,文字也许是天地之间独特的恩宠,如同我们人类的生命一般。
与《汕尾日报》结缘长达十几二十年的,远不止我一个。当编辑的人需要过硬的文字素养,更需要包容的心态,《汕尾日报》扶持过的本土作者不计其数,谁不是跌跌撞撞走过来呢?倘若没有这一方土壤的孕育,何以走出本土,走向更辽阔的远方呢?回首来时路,笔下的家乡从河山到江海,从信仰到风物,写原乡的天长地久,写人们的质朴勤劳,写花草的细微动人,感谢《汕尾日报》的承载与呵护,那青涩笨拙的文字,是为今天的清和做了铺垫,让喜欢文学的人不必慨叹,能为似水年华而喜悦。
2014年的夏天,副刊办了文化沙龙评论,副刊部编辑在QQ群主持,刊出互评。那句句诚恳的真话,始终像一味老茶在舌尖上滚动,可那时候还不够谦逊,恣意让笔尖的触角四处蔓延。
当一个人在荒寒的文字中泅游,能遇到好编辑,便是光阴中最饱满的相遇。与《汕尾日报》结缘,认识了那么多编辑,是我的幸运。人在远方会对家乡风物滋生更浓厚的深情,尤其是一份静气凛凛的报纸,如同在博物馆见到温润又娴静的藏品,历经时光淬炼,美得不动声色,又让人心潮澎湃。
回来写稿时,翻出许多旧时报纸,煮了一壶15年的老白茶,满屋子茶香。有旧报纸的屋子自有光泽,尤其那报纸上有过往的自己,打开一张报纸的刹那,归去来兮。从讲究技巧写出华丽、矫情的文字,到抛却了技巧也无风雨也无晴,心中生出了无数暖意。好日子就是这样吧,把心中热爱的力量绵延到日常,不因尘世而淹没于时光深处。
无论走得多远,无论飞得多高,对于《汕尾日报》,深知珍惜之意不惊天动地,是过尽万水千山后最绵长的陪伴。
因文结缘 因缘续缘
○汕尾日报副刊作者 刘映虹
第25个记者节已至。这个节日,好像跟我无关,但分明又让我倍感亲切。“我的”记者节里有个汕尾日报社,报社里有一群可爱可敬又可亲的人。我和这群人,是因为文字结缘的;而我在文学上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汕尾日报社的培养。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参加工作后,我又陆续在《广东教师继续教育》和《江门文艺》等刊物上发表了作品。
之后,因为一些变故,我的文学梦暂时搁浅了。2015年清明节,我写了一篇怀念三伯的文章,没想到在《汕尾日报》刊发出来了。当时内心其实并没有太大波澜,每天的生活被工作和小孩填满了,我已经感受不到这之外的世界了。后来因一次经历让我学会了无论多忙碌也给自己放空的时间,去“看见”身边美好。我又重新提起笔来,写出来的文字,也相继在《汕尾日报》上发表了。自此,我开始结下了我与《汕尾日报》的缘分,也终于找回了最初的那个自己。写得多了,被知道、鼓励和认可也多了。我的信心得以重建。
2016年,是我写作最勤、发表颇多的一年;也是在这一年,我结识了一些文学前辈,被邀请参加了一些文学活动。其中,汕尾日报社的“文化之旅”让我快速成长起来了。“文化之旅”是《汕尾日报》的一个栏目,也是报社的一个文化品牌。我们在报社的组织下,跟随编辑和记者们不定时地去采风。我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眼睛领略胜景,我们的心灵在山水和人文中得到浸润。每一次的“文化之旅”都化作了我笔下苦心经营又满怀深情的文字,再见诸于《汕尾日报》。
在文化的行旅中,我认识了一些温暖的人,遇见了一些温暖的事,见到了报社的一些文才极好、见多识广又很亲和的文学前辈。他们不吝于给我鼓励,也指出我的不足。他们于我,亦师亦友,让人如沐春风。
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同一件有意义的事,我真正体会到了何为“乐事”,何为“雅事”。见识在行走中拓宽,文化在交流中增长,思想在碰撞中深邃。那些被激励着行进的日子,照亮了我一个个黑漆漆的长夜。2016年,我成为了汕尾市作家协会的一员;2021年,我加入了广东省作家协会。
因为接触和了解,我更加知道了记者编辑们的不易。记得有这样几个深夜,当我终于结束工作,将自己从埋首伏案里抽离出来,看到报社一位编辑老师在群里回复别人的信息,说还在等(定)稿中。稿不定,无法安寝。可以想见,那一端,还有一些人为着次日报纸及时、准确、尽可能完美的呈现,仍在忙碌中,第N次,或改稿,或校稿,或就版面问题展开又一轮探讨……这就是敬业 ,是对一份职业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负责。
我欣然,更感恩汕尾日报社给予我的平台。正是报社编辑以不薄新人的博大襟怀“拥抱”着满腔热爱的文学青年,正是记者们不辞辛劳、不惧危险地下基层,才有了越办越好的《汕尾日报》。办好了《汕尾日报》,一纸在握看天下的便捷有了,烟火之外诗意的栖息地也有了。
我和汕尾日报社因文学而结缘,又因为跟报社编辑们的结缘,我得以跟文学再续前缘。这缘分,真的不浅呢!
又是一年记者节。“老记们”此时应该是扛着“长枪短炮”奔走在采访路上吧,又或者是正在奋笔疾书写着新闻稿……借此节日,道出我心中的感恩,也祝愿报社的老师们节日快乐,生活幸福。
愿扬鞭征途,妙笔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