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惠谊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书上说,这些写的都是元宵节。老师告诉我们,元宵节,就是我们说的正月半。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热烈喜庆的赏灯习俗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故家乡方言称元宵为“开灯”。
海陆丰有“十三人开灯,十六人完灯”的民谣,基本上从正月初十开始,各乡里就陆续开灯。提起正月半,家乡人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赏灯,而是吃。正月半海陆丰的特色小吃不是汤圆,而是“菜茶”,俗称“开灯茶”。开灯日一到,被亲戚朋友邀请到家吃菜茶,我总是欣然前往,一来喜欢节日的气氛喜庆热闹,二来是真心喜欢菜茶的美味可口。菜茶制成以青菜为主,分别为蒜、菠菜、包心菜、芹菜、生菜、荷兰豆和茼蒿。再把粉丝、虾米、鱿鱼、冬菇、猪肉、腊肠等配料分开炒熟后与青菜荤素搭配而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菜茶”不再搭配普通的“擂茶”,而是熬制香浓味美的猪骨头汤来泡,味道更加鲜美香甜。一到朋友家,主人就忙着把青菜和荤菜搭配着盛在大碗里,撒上炒熟的花生米和炒米(爆米花),淋上滚热的上汤,给客人端来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菜茶。吃完一碗,一定得再添一碗,寓意“好事成双”。
每每捧起一碗菜茶,我总努力揣想它的源起。一定是在某个平常的日子,其中有一个不肯轻易慢待了自己的人,想要在单调普通的菜来填饱肚子之外,为自己的生活换一种口味。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烹饪方式里,这个人别出心裁把所有的菜加在一起,不可思议地变幻出独特的风味,成了日后大受欢迎的菜茶。这个人,竟多么巧妙地给予了自己一种馈赠呀。我一厢情愿地想,如果把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比作每一样单独的菜,当我们把悠长岁月中这么多看似单调的日子加起来,生活是不是就如菜茶一样更加丰富更有味道。生命的馈赠,无须秘制的配方,只要珍惜每一个平凡的瞬间,善待每一个时刻的自己,便能活得更有韵味。
因此,这道既能当主食,又能当点心的菜品,出现在每一个隆重值得庆贺的日子,以它朴实又丰富的味道,充当美食的主角。除了“开灯茶”,在海陆丰,新人结婚的第三天,或者乔迁新居的第三天,也要请客人来家里吃菜茶,俗称“三朝茶”。春节前爸妈搬进了新房子,原本应该请吃“三朝茶”,但是三朝那天因故没能炒菜茶请客人,妈妈心里一直在念叨着。于是趁着过年热闹,就在年初八这天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菜茶。大约上午11点开始,客人就陆续登门了,来了一拨又一拨。客人们大多携家带口,手拎装有大橘、饼干等的礼物袋,进门便说着祝福的话语。家里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爸爸妈妈和弟媳忙前忙后,脸上乐开了花。
无论是“开灯茶”、“添丁茶”,还是“三朝茶”,都是海陆丰人对家族兴旺、喜庆吉祥的美好寄托。但是,我喜欢的却是吃菜茶时的热闹。我总怀念在乡下时,闲来无事到邻居家坐坐喝茶,随意而又自然。自从搬到县城的商品房居住,便少了这样的邻里之情。每次想要到朋友家,都得提前打电话,显得太刻意。于是只有特别要好的朋友,才会相隔很长一段时间,相约着出来一起吃饭喝茶,聊聊闲天。“开灯茶”和“三朝茶”,让我们在邻里之间的交往日渐淡薄之际,重温热闹随意的邻里之情,和久未见面的亲朋好友一起吃一碗香浓的菜茶,感觉在这个飘满茶香的小城里还有浓郁的人情。
而如今菜茶早已不局限于正月或特定的喜庆日子。大街小巷开着许多菜茶店,无论白天入夜,它成了我们随时可以享受的美食。食物总是劳动人民记录悠长历史、书写地方特色最朴实的方式。偶尔经过一座戏台子,上面似乎回荡起苍老的唱腔,拖着长长的尾音,把历史轮回、乡愁悲喜都唱一遍,但年轻的心容易与它失之交臂。唯有旁边的小食店里飘出的菜茶香味,吸引人们的驻足。人们隐约看到时光深处元宵节的璀璨灯火,清浅时光中,却一直有一碗菜茶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