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讯 (记者 彭子珍 文/图)5月10日,由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海丰县博物馆、海丰县文化馆主办的“海丰孔庙榫卯研学:解码斗拱·趣玩积木”活动在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岭南书院·善美书院)举办,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汕尾市汉文化研究会负责人等和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共80多人。
小朋友在现场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榫卯结构的搭建实践。
活动邀请了深圳市龙岗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古建筑木艺”代表性传承人,正高级工程师,丁氏家族古建、木雕第四代传人丁全讲授榫卯知识。丁全通过 PPT 演示、实物展示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榫卯的历史渊源、种类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在传统建筑和家具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海丰孔庙传统建筑实例,分析榫卯结构在其中的巧妙运用,增强内容的地域关联性和亲切感。与现场听课的中小学生互动,大家对榫卯这一传统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后,现场开始动手体验环节,学生与家长分组进行榫卯结构的搭建实践,根据提供的多种类型的榫卯模型套件,如简单的桌椅、建筑斗拱等,亲手感受榫与卯的契合过程,在实践中理解榫卯结构的原理和精妙之处。现场专业人员全程指导。
据活动主办方负责人介绍,传播榫卯这一传统非遗技艺的知识,加深公众对中国传统木作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海丰红宫旧址(海丰孔庙)为首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岭南古建筑特色鲜明,兼具革命历史与文化传承使命。榫卯技艺是传统木作精髓,具有极高价值。
举办此次活动,通过讲座和实践体验,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文化素养。同时也为纪念馆的文化活动增添新内容,吸引更多游客和市民走进纪念馆,提升纪念馆的文化影响力和社会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