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机构 > 文明家庭 > 和谐家庭
相濡以沫 与爱同行
  • 2014-08-20 13:04
  • 来源:
  • 发布机构:
  • 【字体:    

生活的重担犹未卸下,一家人仍笑对人生

  编者按近期以来,市妇联积极响应全国妇联和省妇联的号召,围绕市委提出的“平安建设”行动和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今年启动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在全市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积极弘扬、传承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引导广大家庭在参与中接受美德教育、提升文明程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家庭”的事迹,是无数平凡家庭良好家风的真实写照。从今日起,本版开设“创建文明城市  寻找最美家庭”栏目,讲述“最美家庭”故事,展示“凡人正能量”,敬请读者垂注。
  尚国安和江牡丹夫妻俩都是海丰县彭湃中学的老师。尚国安是云南人,江牡丹是汕尾红海湾人。两人于2002年结婚,2004年生下女儿尚书心,一家人和和美美。
  谁都没想到,四年前,一场意外将尚国安拉到死亡边缘。是妻子江牡丹深情的爱、家庭的温暖唤醒了他。重获新生的他,为了妻子女儿努力复健,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患难见真情,一家人相濡以沫,人人称羡。近日,记者来到海丰县他们的家。
  江牡丹扶着丈夫坐下,跟记者聊起了往事。“丈夫身体一直很好,也很注重体育锻炼,直到现在也没弄清楚到底是怎样引起的。当时真的不敢相信,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就处于昏迷状态被送进ICU!看着丈夫被送入ICU,那一刻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回忆起那场不虞之灾,江牡丹脸上仍写着惊悚和伤痛。

江牡丹陪护丈夫进行康复锻炼

  那是2010年,尚国安突发严重脑梗死,彭湃医院医生断言,就算能救活也是植物人。江牡丹强忍悲痛,带丈夫辗转广州等地治疗。在那些天里,很多人都劝她放弃,但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这个家没有了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只要有一线希望,自己绝不放弃!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在广州中山三院,她每天都对着昏迷中的丈夫不停的说话,给他讲家里点点滴滴的事,告诉丈夫女儿的成长。或许是江牡丹的真情呼唤让丈夫有了感应,尚国安昏迷35天后奇迹般醒来了。江牡丹喜极而泣。尽管丈夫尚国安因此留下了较为严重的脑梗后遗症——偏瘫,左侧肢体完全不能动弹,无法吞咽食物,基本生活无法自理,甚至是连单音a都发不出来,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但江牡丹认为只要丈夫还活着,这个家庭就是完整的!
  经历了丈夫昏迷中的那35天后,江牡丹变得更坚强。她没日没夜地寻找治疗偏瘫的相关资料,为了方便给丈夫做康复治疗,还跟医生学针灸,每天陪丈夫进行康复锻炼……她的举动让许多人感动,大家也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她。而她自己再苦再累,总不忘别人的好。“四年来,得到过很多帮助。经历了这次,只让自己更懂得感恩。”江牡丹有点哽咽地说。
  重获新生的尚国安,深深懂得妻子的一片深情。面对偏瘫的结果,他没有气馁。他知道自己早日好转,就是给妻子的最大慰藉。在妻子的悉心照顾和鼓励下,他乐观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坚持康复锻炼,现在已恢复到能扶着拐杖步行,能轻声说出话儿与人交流,并能从事网络管理等工作。不幸和压力反而让他们更加感激和珍惜身边的人,更加鼓起对生活的信心。尚国安说:“能活到今天这样很不容易,要感谢亲戚朋友和学校、同事、学生的帮助与鼓励,更感谢妻子这份不离不弃的情义,这是让自己充满信心不懈努力的动力!”
  灾难降临时才六岁的女儿尚书心也非常懂事,在尚国安卧病期间,强忍着悲伤与不安的她,不想增加妈妈的负担,跟着外婆生活尽力照顾好自己。现在,她与妈妈一起照顾爸爸,帮爸爸做好复健,常常说些高兴事逗爸爸开心,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看着女儿的懂事和健康成长,尚国安夫妇感到莫大的欣慰。一家人,以沫相濡,与爱同行。(记者 林 敏)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妇联”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