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如何舒缓考前压力
在高考、中考即将来临之际,汕尾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加紧运作,积极服务青少年考生。5月15日,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锦华、汕尾心理专家王国诚、青少年代表何佩玲走进汕尾电台直播间,共同探讨考生如何舒缓考前压力问题。专家就考生在考前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如何克服焦虑症和紧张感、如何科学复习功课、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问题进行探讨。广大青少年考生踊跃拨打12355热线电话,与专家和主持人进行互动。
一是考生如何进行自我调节:专家认为,考生通过对知识的长期积累和复习,考前所需要的是自我的心理调试,这种调试可以是群体性的,也可以是个体性的。比如学校、团队组织考生和同学一起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考生彼此间通过交往、交友来散发、舒缓自己内心的某种压力等就属于群体性的调试;而考生自身的课程安排、复习进程则是个体性的,对个体性的调试,家长不应过分关注,更不要一味催促孩子,应让孩子进行自我调剂。
自我调节很需要的就是善于沟通和交流,沟通和交流是一个过程,这过程不一定是有压力才进行,没压力也可以进行,通过沟通和交流,能够保持较好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给自己减压,缓解精神疲劳。同时,考生遇到烦恼或学习上的困难时,自己应该予以主动排解,比如到阳台吹吹风、做做深呼吸、唱唱歌、跑跑步等等,这些都能帮助考生进行自我释放,从而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此外,当自我调节过程遇到问题时,考生应主动跟老师和家长沟通和交流,或者多跟同学聊天请教,这样才能更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应对考试。
二是考生如何克服焦虑症和紧张感:专家认为,考生在考前备考过程中,不能太过紧张,也不能过度放松,而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是最好的。因为太过紧张会导致大脑空白,坐立不安,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过度放松则会使考生自己觉得很无聊或很慵懒,这些都很不利于考生应考。因此,适度的紧张感能使考生保持一种最好的备考状态。可以说,适度的紧张感加上平常心,往往能让带给考生超水平的发挥。关于这点,除了考生本人,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把握好这个度,给考生正确的引导,而不能给考生额外的心理负担和不必要的压力。
而考前焦虑症,是一种不良现象。而要克服这种焦虑症,最主要的就是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担心自己考不好,也不要担心考不好会有怎样的结果等等,要将心态放平和,把考试当作是大型的作业,只要把平常所学的知识发挥出来就好,不要太关注结果。也就是在考试的时候把自己实际掌握的知识拿出来,能答的都答上,不会答的也无所谓了,这样的思想往往会让考生精神饱满,达到的效果也会更好。还有一点就是,考生考前先收拾好每场考试必备的学具和工具,然后轻轻松松走进考场、再轻轻松松出来就好了。
三是考生如何科学复习功课和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专家认为,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考生要注意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实际,科学安排学习与休息的时间,并多与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交流交流,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同时考生还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课余活动要适当,不能透支精力,否则就不利于自己的学习。